导读: 说话是一门每个人都要修炼的艺术课,学会好好说话不仅能锻炼你的思维逻辑能力,促进工作和生活中的沟通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还可以让...
说话是一门每个人都要修炼的艺术课,学会好好说话不仅能锻炼你的思维逻辑能力,促进工作和生活中的沟通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还可以让你的心情更顺畅,前路更平坦。
不会说话,所以本来很简单的事情,却被你越说越复杂
不会说话,所以明明是热心肠,却用刀子嘴伤害了他人,辜负了自己。
不会说话,所以你每次和朋友的分享,都像是在炫耀。
每个人每天都要说话,我们有表达自我,交流信息的需求。
说话对于人们并不陌生,可真正懂得说话,能好好说话的人并不多。
蔡康永在他的《说话之道》中提及:“好好说话就是要把别人放在心上。”仔细一想,的确智慧非凡!
你说的一堆话,是想让你老板杀了你
同事小张向老板上报工作,说:“X总,我们昨天去拍视频,结果感觉景象很不清晰,人像也偏黑,光感度很不好,我还看了别人拍的视频,效果和清晰度都比我们的好了一个层次。而且我现在对这一块也不是很熟悉,有的元件还会用错,但是现在也在一直跟进学习,就是可能在使用上不达标,跟不上进度。你看能不能请一个专业人士,这样才更有把握做好,而且我自己也能够专专心心做视频后期,还有就是我们的设备也可以换新了,这样完成的视频质量才能更高。我看我们公司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好,完全有能力把这一块打磨得更好呀。
老板头晕着回答:“额……“。
如果了解过结构思维,你就会发现,上面小张的报告就是严重缺乏说话的条理,巴拉巴拉一大堆,却没把握住重点……
把老板、同事放在心上,就是要去想什么对于他们更重要的是什么。而在工作中,老板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,你这样报告工作,没准你老板早就在磨刀准备干掉你了。而在与同事的工作交接中,不会沟通交流,也会惹人厌烦,失去搭档的信任和默契。
那对于工作上的事,应该怎样说呢?必然是先说观点结论,后说支撑理由。
比如上面的示例,小张巴拉巴拉一大堆,无非想告诉老板 1、应该聘请一个专业人士拍摄 2、买更好的设备。那么就应该向老板先抛出你的观点,如下:
X总,想给你报告两件事,第一件是我们需要聘请一个专业拍摄的人,因为理由1+理由2……第二件事是我们的设备需要换新的,因为理由1+理由2……
这样的说话方式不仅能让自己说的清楚,也让别人听得明白。
你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,可别人并没有听进去
无论是工作上,还是生活中,有的时候,我们需要给别人建议,甚至是说服别人。
家长教育孩子,老师教育学生,给朋友建议,给同事、给老板提出建议。
给建议或者是说服他人,重要的当然不是你说得多么精妙绝伦,而是他们真的能听得进去。
很多人给建议都是近乎命令式的,比如:"你必须好好学习啊!""我觉得你应该……"“你这样做肯定不对呀……”“你就应该去……”
如此的建议不仅起不到说服的作用,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抗,也许建议本身是好的,却让别人对这样的建议心存反感。
小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,从小对小黑的教育都是严词厉色,可小黑却从未听从父亲的教导,反而愈发的叛逆,只要是父亲的话,无论好的坏的,都按照相反的方向去做。
而且,一旦别人按照你所说的去做了,结果摔了个大跟头,心里多多少少都会对你有所埋怨。
这样的例子虽然极端,但却是许多人的心理告白。
把别人放在心上,就是无论和对方是怎样的关系,建议时都要从别人的角度出发,温和待人,以理服人。
父母对孩子可以说:“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,我给你几个建议参考一下吧,至于你怎么做,你自己去决定。”
老师可以对学生说:“我觉得你这样的行为还是不够妥当,一来……其次……我觉得你可以做得更好,。”
给朋友建议时可以说:“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感受,如果我是你的话,可能会……”
而且在谈话中,要留有对方发言的余地,这样的说话方式才叫做交谈,不然就成了你的个人演讲了。
你无权决定他人的人生,因此说话时,也不用以绝对性的话语去驱使他人,更不要辜负自己的一片热忱之心。
你是在说话,还是在炫耀
有的人说话本来就不是为了交流,而是为了吹牛炫耀。这样的交谈不够真诚,也毫无意义。如果这样的谈话中还带着点幽默的成分,人家也就当笑话,一笑而过。
但其实很多人,其实并没有想炫耀什么,只是不懂说话和沟通。
我以前的思维模式就是报喜不报忧,因为觉得快乐的事可以一起分享,但不好的事说出来感觉成了抱怨,影响了家人朋友的情绪,所以很多时候都闭口不谈。
有一次和我朋友深聊,聊到自己的痛苦和无奈,她吃惊的说:“你也有痛苦的时候啊。”我说:“当然有啊,只是平时说的少吧。”我突然意识到,自己很多时候都在自嗨,却把自己呈现得不够真实。
这样只说好的方面有时候在他人眼里却带着炫耀的成分。所以也许我们的交谈可以更客观一点,说一点好的,也说一点坏的,但都要说真的。
如此一来,别人听到好的会真心为你高兴,听到坏的也许还能给你抚慰和好的建议。何乐而不为呢?
平台上的交谈,你听得懂吗
现在是个多元分享、交流的时代,许多人在空间、朋友圈、微博,晒吃、晒玩、晒娃、晒恩爱。
我不反对大家晒,我自己也喜欢晒,觉得这也是一种分享的方式,现在的时代,每个人几乎都有上百个亲友能保持联系,如果一个一个去交流,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。
但曾经遇到过的那么多美好的人就从此错过了吗?不一定,这种“晒”的表达方式,就能够很好的维系感情。
记得一个多年不联系的小学朋友在网上晒了一段很煽情的话,我一眼就看出她是在说她的偶像,我回复之后,她很惊奇地问:“你怎么知道的!”我回答:“当然,你以前爱他那么深,哈哈。”她感慨地回复:“看来朋友还是老的好啊!”
不常联系不代表全然忘记,更不代表不在乎。我们这一代,太多的独生子女,其实都很重感情,很多朋友也就在心里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了。
而且这样“写文发图”的交流方式也能打通长辈和晚辈之间的交流的屏障,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尴尬和礼节。
当然,社交平台的交流同样也需要我们——忧喜并发,这样才能更加客观,真实,便于交流。
--The End--版权声明:本文章,于2022-05-28 08:09:35小集整理发布,欢迎转载!
转载注明:“不会说话”这件事害你很久了 - 来自集林心得Offer
免责声明:集林心得Offer 站内所有信息、评论本站不对其真实性、实用性做任何承诺,请您理性查阅
本文章共有 0 条评论